为什么要说端午安康,而不是端午快乐?
-
图片|_Alan·阿澜 ©
各人床头上,挂着菖蒲与桃枝。伙计们在家中四处喷洒雄黄酒,在门上写“王”字,给小孩涂肚脐眼儿。剩余的雄黄酒就留下来,日后若有人被蜈蚣毒蛇咬到了,就捞来涂抹,可以清毒消肿。
俗话里说:“端午节,天气热;五毒醒,不安宁。”五毒是指蝎子、蜈蚣、蛇、壁虎、蟾蜍,也有一说是蜘蛛。
图片|笨象仔 ©
《礼记·月令》记载:“是月也,日长至,阴阳争,死生分。君子斋戒,处必掩身。”
现在是阴阳变动的关键时刻,天气多变潮湿,蚊虫与五毒躁动,瘟疫瘴疠之气滋长,容易引发疫病,人也常常觉得不舒服。
因此,端午节的重点在于驱毒避疫。它仿佛是一次中华药草的盛会,以美食,以佩饰,以装饰,以香薰,以沐浴,护佑家人安康,让我们迎来盛夏。
端午节,是提醒我们要更加警觉,以静态保护为主,度过这个当下。
图片|cocacolakulo ©
02
端午,是对家人的关照
儿时一看到家中长辈在洗粽叶、浸糯米,小嘴就开始流口水,眼巴巴地等着吃。
端午清晨,脸还没洗干净,一闻见那股清香,绵绵飘进鼻子间,顾不得烫就想吃。
图片|_益鸣-©
但阿嬷总是一手把我拦住,非要先帮我用雄黄酒画额,画个“王”字,说是借猛虎避邪。戴上五彩丝线,细细叮嘱我不可以扔掉弄断。再给我一个小香囊,叫我揣在兜里,香气沁人心神。
做完这一切后,才允许上桌吃粽子。那时只觉得习俗细碎又麻烦,长辈们太讲究了。
图片|林__林-©
梁实秋亦说每逢五月节孩子们只想着吃粽子,可是他家的老太太却只记得:“把钟馗捉鬼图,悬在壁上,孩子脸上抹些雄黄酒,辟邪辟邪。”
对孩子来说,无论什么节,有好吃的就是节。
可是,对祖父辈来说,每个节都是为了祈福家人顺遂平安,尤其是端午,有大半习俗都是给孩子做的。
图片|向日葵-©
因为气候的潮湿闷热,对成年人来说都要忍耐着过,对小朋友来讲,更需要护佑与关照。
中国人不太擅长表达爱意,但对家人、孩子的关心,往往就在这些传统节日里的习俗上,浓缩着一点一滴的照顾。
图片|向日葵-©
03
居安思危,是祖先留传的智慧
《左传》里说:“居安思危,思则有备,有备无患,敢以此规。”
居安思危,是祖先们留传下来的智慧。
正是这种忧患意识,让先祖们深知,人当善待自然,顺应天时而为,因此有了四时节日。
他们把对生活的思考,放进每一个节日中。比如,春节饮屠苏酒,“可祛一年不正之气”;立春吃五辛盘可“开五脏,去伏热”。
图片|momoeyes-©
祖先们是在节日中,靠一代代的传承,告诉我们要怎么度过当下,过好生活。
所以端午的祝福不是快乐,而是要说“端午安康”。
因为端午是古代的防疫节,它的本意是在提醒世人驱毒避邪防疫,护佑生命。
“人在异乡,不要生病,要好好吃饭,照顾好自己,你健康,家人就安康。”
端午安康,是最好的祝福。
提前向你轻道一声:端午安康,愿好人一生平安。
作者:物道,使物有悦人之美,人有惜物之心。为你搜罗全世界匠心好物。在这里,找回你想要的精致生活。微博@物道。来源:物道寻美(ID:wudaoshuoqi)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